文章
  • 文章
搜索

香港红色文化和旅游委员会

用好红色资源 | 传承好红色基因 |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首頁 >> 紅色旅遊 >>紅色研學 >> 歡迎打卡“清廉黃岡”紅色研學精品線路
详细内容

歡迎打卡“清廉黃岡”紅色研學精品線路

时间:2022-05-11     【转载】   来自: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阅读

為貫徹落實市紀委、市委宣傳部關於《黃岡市2022年清廉文化建設重點工作方案》精神,黃岡市文化和旅遊局深入挖掘黃岡地域文化、歷史文化、紅色革命文化中清廉元素,重磅推出了三大主題的“清廉黃岡”研學精品線路,旨在引導人們在遊覽學習體驗中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線  路 1

線路主題:重溫紅色歷史、傳承奮鬥精神

線路名稱:挺進大別山  奮進新時代

日程安排:

D1.紅安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陳錫聯、韓先楚、王近山等將軍故居→觀看《紅安魂》

D2.紅安縣《鐵血紅安》影視城→七裏坪長勝街革命遺址群→紅安天臺山景區→將軍紅民俗文化村→麻城鯉魚寨戰鬥舊址→乘馬會館→紅安將軍紅民俗文化村→麻城烈士陵園(王樹聲紀念館)

D3.麻城龜峰山景區(參觀革命歷史博物館→瞻仰董老題詞→“吞日”石刻前宣誓→“抗戰勝地”重溫誓詞→欣賞萬畝杜鵑花海)

線路介紹:大別山是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紅安、麻城作為大別山的腹地,革命時期是我黨主要根據地之一,在這裏曾經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孕育了無數英雄兒女,其中,紅安縣走出了兩百多位將軍,被稱為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有“一碑兩場兩園五館”,即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廣場、英烈廣場、將軍墓園、紅軍墓園、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紀念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董必武紀念館、李先念紀念館、紅安將軍館。紀念館展陳面積10984平方米,館藏文物15503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145件。


cb2988b73fc5c0ab62ecbff112092942_s_bb477783ea3f4b8892bfd361c4fa14f7.jpg

董必武故居原為三幢兩院。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派四處張貼通緝令懸賞捉拿董必武並放火焚燒董家,前兩幢房屋當時就焚燒殆盡,唯第三幢還殘留少許。全國解放後進行了修復。此處是董必武誕生地和青少年求學的地方,也是其早年人生、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fde38e2490715365f5e105706909932d_s_dfb70fc1031d4866acf6b81dc53c1826.jpg

李先念故居雄踞在湖北省紅安縣南部連綿起伏的山丘陵崗地之中,距武漢市80公里。這裏山清水秀,盛夏如春,人傑地靈,是全國12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同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緬懷先烈、體驗歷史、陶冶情操、催人奮發的聖地。


407648a79adbc165c702c9187d784aee_s_182da1aa09f74eccab66de1be7642c21.jpg

紅安縣七裏坪鎮是著名的黃麻起義策源地、紅四方面軍誕生地、紅二十五軍重建地、紅二十八軍改編地,現存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37處。2005年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宣部授予“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定重點鎮、紅色旅遊名鎮。


0bb5eb71c6d219882e4765572a55a97e_s_4560f00b67bf414da78682947259af96.jpg


紅安將軍紅民俗文化村位於紅安縣七裏坪鎮,集住宿、餐飲、會議、娛樂休閒於一體,著力宣傳紅色旅遊文化、參觀紅色革命人文景點;凸顯地域特色民俗文化,欣賞民俗文化歌舞;展示農副土特產品、品嘗農家飯菜、採摘蔬菜水果、體驗農耕生活,是一個獨具紅色旅遊文化的農家勝地。


8a793b29a45f7f421bc8313711ccbc4f_s_33d91d6443e7428eb73e70ba8e490254.jpg


麻城烈士陵園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是湖北省愛國主義、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之一和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節點。  麻城龜山風景區位於麻城的龜山鄉境內,由龜首、龜腰、龜尾等九座山峰組成,因其地形山勢酷似一只昂首吞日的神龜而得名“龜山”,是大別山中的名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裏是著名的大別山革命根據地之一。

線  路 2

線路主題:重溫紅色歷史、傳承奮鬥精神

線路名稱:暢行大別山紅色旅遊路  共用鄉村美好新生活

日程安排:

D1.紅安七裏坪長勝街革命遺址群→乘馬會館→王樹聲故居→羅田勝利烈士陵園→薄刀峰景區或天堂寨景區(觀看《情戀大別山》)

D2.英山大別山主峰景區→英山神峰山莊(觀看《印象大別山》)→英山烈士陵園→英山四季花海景區(長征精神體驗園)

D3.浠水三角山景區→劉鄧大軍高山鋪戰鬥指揮部→紅十五軍誕生紀念地

線路介紹: 在黃岡這片紅色土地上,曾經為了反抗壓迫、反對侵略,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奮勇抗爭,湧現了無數英雄,鑄就了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革命精神,今天,老區人民繼續發揚著先輩的光榮傳統,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建設美麗的家鄉,山鄉處處展現著幸福美好的生活。紅安縣七裏坪鎮是著名的黃麻起義策源地、紅四方面軍誕生地、紅二十五軍重建地、紅二十八軍改編地,現存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37處。2005年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宣部授予“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定重點鎮、紅色旅遊名鎮。


b0711de459107dec8ec65b12b4f0258a_s_6bd506685dc446cdb6b533a553422f77.jpg


麻城乘馬會館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之一,中共乘馬第一個黨支部於1926年9月9日在這裏成立,乘馬區農民協會及農民自衛軍長期在此開展工作。在乘馬崗鎮還留存有當年紅軍與敵人激戰過的楊四寨、得勝寨等遺址。


羅田勝利烈士陵園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精品景區之一。 勝利鎮原名屯兵鋪,亦名滕家堡,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之一,也是中共羅田縣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先後有二百餘名革命烈士在這裏犧牲。著名古跡有明清老街、滕家堡革命烈士紀念牌、熊家山革命烈士墓、曹劍影烈士墓、金鳳樓、銅鑼關等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725016b370ddb1c24e748c828bbda40_s_8c06d232f889434b89c25f1e080d971c.jpg


麻城龜山風景區位於麻城的龜山鄉境內,由龜首、龜腰、龜尾等九座山峰組成,因其地形山勢酷似一只昂首吞日的神龜而得名“龜山”,是大別山中的名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裏是著名的大別山革命根據地之一。


c25daa3f4f95de833503c8f553088eb7_s_61405aceaeb446d1b00d7c2bb5e9d0f2.jpg


英山四季花海(長征精神體驗園)深入挖掘、整理大別山和英山紅色文化資源,建設了大別山革命歷史文化陳列館,展廳面積1200平方米,分“輝煌大別山”、“英雄大別山”、“紅色英山”三大展區,綜合運用版面說明、實物展示、視頻播放、場景還原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現了1927年至1949年大別山和英山發展黨組織、開闢根據地、組織三二暴動、組建紅軍、北上長征等歷史事件。


4d47fd753943a0d4edad698c6d4e28b8_s_828e6e76702b4985800f662b14feceb5.jpg


高山鋪戰役總指揮部舊址位於蘄春縣劉河鎮。1947年10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等發起高山鋪戰役,總指揮部設於此。該舊址還是1930年蘄春縣臨時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舊址原為雲林宮,始建於1777年,現一進二重,面闊三間,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硬山頂,磚木結構。該舊址對中國軍事史和解放戰爭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b9e63028be3bbddbe1027132fff96b46_s_2ab550cf354d44f5927ad0e5685796c0.jpg


紅十五軍誕生紀念地位於黃梅縣大河鎮吳祥村牛頭,1930年10月,根據中央指示,鄂東南紅八軍第四、五縱隊在此正式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軍長蔡申熙,政委陳廳,下轄兩個團,共2000餘人。1985年,當地政府修建紅十五軍成立地紀念碑,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線  路 3

線路主題:重溫紅色歷史、傳承奮鬥精神

線路名稱:紅綠相映  文武雙全  黃岡紅色名人文化遊

日程安排:

D1.黃岡市黃州區陳潭秋故居→李四光故居→浠水聞一多故里→團風林育南故居→紅安李先念故居→董必武故居→紅安縣城觀看《紅安魂》節目

D2.紅安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陳錫聯、郭天民、韓先楚、秦基偉、王建安、王誠漢、謝富治、周純全等將軍故居→紅安七裏坪長勝街革命遺址群→麻城王樹聲、王宏坤等將軍故居

D3.麻城市五腦山景區→羅田薄刀峰景區→羅田勝利紅色革命烈士陵園→羅田燕兒穀景區

線路介紹:黃岡作為革命老區,在這片紅色土地上,誕生了一個中心(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兩個國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三個一大代表(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四支紅軍主力(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紅十五軍誕生地),發生了五大重要革命歷史事件(黃麻起義、商南起義、中原突圍、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渡江戰役)。陳潭秋故居曾被國民黨反動派全部燒毀。為了更好地對廣大幹部群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艱苦奮鬥的教育,1980年6月修建故居紀念館,並由原國家主席李先念親筆題寫館名。陳潭秋烈士居室,辦有《陳潭秋生平展覽》,展室八間,照片260餘幅,文物50餘件,史料百份,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李四光故居位於團風縣回龍鎮香爐山村,始建於清末,後改建。現故居坐北朝南,面闊3間,進深2間,土木結構,懸山青瓦頂。該故居是李四光童年生活的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f83542d003d2928088dfd757503745b9_s_51cdeec87c37484388222c9ff26fe360.jpg


聞一多紀念館坐落在湖北省浠水縣城。1984年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建立。仿古庭院建築,古典園林環境。展覽主要內容為銅像、序廳、《聞一多生平事蹟簡史》展等,被國家文物局核定為全國重點博物館。


df006789b64445e667ee9bf2cf09cf23_s_9cca8505ef6a4d77bea965bba2e34bc8.jpg


董必武故居原為三幢兩院。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派四處張貼通緝令懸賞捉拿董必武並放火焚燒董家,前兩幢房屋當時就焚燒殆盡,唯第三幢還殘留少許。全國解放後進行了修復。此處是董必武誕生地和青少年求學的地方,也是其早年人生、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099de9cb8ec9cde5f85d1f8d87a78170_s_cfa4e025202949fea5187ec0ff36815e.jpg

李先念故居雄踞在湖北省紅安縣南部連綿起伏的山丘陵崗地之中,距武漢市80公里。這裏山清水秀,盛夏如春,人傑地靈,是全國12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同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緬懷先烈、體驗歷史、陶冶情操、催人奮發的聖地。


adfe86e2ec22d6a2cd9cde2a9fa0560e_s_6df3fba1e6924d9095e5bc1cb841a92d.jpg


紅安縣七裏坪鎮是著名的黃麻起義策源地、紅四方面軍誕生地、紅二十五軍重建地、紅二十八軍改編地,現存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37處。2005年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宣部授予“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定重點鎮、紅色旅遊名鎮。

羅田勝利烈士陵園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精品景區之一。 勝利鎮原名屯兵鋪,亦名滕家堡,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之一,也是中共羅田縣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先後有二百餘名革命烈士在這裏犧牲。著名古跡有明清老街、滕家堡革命烈士紀念牌、熊家山革命烈士墓、曹劍影烈士墓、金鳳樓、銅鑼關等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ac8589370644a91ad8910bffe2bdab5_s_f35d4c4104c14e5c9dbfcac29cd02dfd.jpg

紅安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由“一碑兩場兩園五館”組成,即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廣場、英烈廣場、將軍墓園、紅軍墓園、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紀念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董必武紀念館、李先念紀念館、紅安將軍館。紀念館展陳面積10984平方米,館藏文物15503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145件。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