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香港红色文化和旅游委员会

用好红色资源 | 传承好红色基因 |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首頁 >> 紅色旅遊 >>紅色研學 >> 新鮮出爐!10條紅色研學線路供你選擇
详细内容

新鮮出爐!10條紅色研學線路供你選擇

时间:2023-06-22     【转载】   阅读

為深入挖掘紅色基因

挖掘紅色旅遊內涵

講好紅色旅遊故事

推動紅色旅遊高質量發展

馬鞍山推出了

十條紅色研學線路

快來一起看看

線路一砥礪初心之旅

 

線路:江東第一黨支部——濮塘森林公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薛家窪生態園

 

江東第一黨支部

 

1938年江東地區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在現濮塘村丁村村民組,斑駁古老的建築見證了濮塘地區80多年來在黨的領導下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

 

c8a45e57738650cf49544afacc67ad01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濮塘森林公園

 

公園位於4A級景區濮塘風景區的核心區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省級旅遊度假區。公園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5%,是一個天然的氧吧。公園內有著白母抱皇(黃)兒美麗傳說的千年銀杏,專為單車愛好者修建的單車主題公園,環山臨水視野開闊的濮心廣場,農業研學一體的百畝生態農田,更有深不見底的神秘心湖,細膩柔軟的夢幻沙灘,蜿蜒浪漫的紫藤長廊。

 

dfc0b096fa95a642b1122b8afe7ff6ae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薛家窪生態園

 

昔日不毛之地,如今碧波蕩漾;昔日的生產岸線,如今變為景觀岸線。薛家窪生態園正成為馬鞍山市最熱門的“網紅”打卡地。

 

e2d98ec255e980dac4f674e81420282c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線路二崢嶸歲月之旅

 

線路:含山縣黨建服務中心——含山縣共產黨員教育基地渡江戰役野戰醫院舊址——太湖山生態文明思想教育基地——含山縣革命先烈事蹟陳列室——淩家灘遺址文化教育基地

 


含山縣黨建服務中心

 

含山縣黨建服務中心致力於打造資源整合、服務群眾、形象展示、黨性教育、黨建活動“五大平臺”。以“先鋒黨建”為引領,聚焦重點工作任務,做好全縣黨建的統籌和調度工作。

 

1be18e34a879dd0f738012b510473f41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渡江戰役野戰醫院舊址

 

1949年3月,人民解放軍為了順利渡江,把攻打國民黨西梁山守敵的任務交給三十軍九十師,由於八姓村山高林密,便於掩護傷患,師部將野戰醫院安排在八姓村內,村裏至今還保留著衛生院舊址。

 

dcf0a7639548db00d4b641fbfd69777c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太湖山生態文明思想教育基地

 

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太湖山生態文明思想教育基地最大程度保護現存有歷史記憶的“香樟樹”植被,整理可建設用地範圍,在樹林間安置建築形體形成建築單體及院落空間。藏於森林之中,融入自然之內,配套豐富的露臺空間及有趣的庭院場地與周邊環境相互滲透,營造出登高、觀山、望遠、休憩的沉浸式觀景氛圍。

 

7f81f9c282127c4a56316be78465a780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含山縣革命先烈事蹟陳列室

 

含山縣革命先烈事蹟陳列室位於銅閘鎮長崗村原下馬小學,展館面積270平方米。主要展示了以王再生為代表的含山縣早期革命先烈先進事蹟,既有文字圖片介紹,也有王再生等革命烈士生前遺物。同時,還採取聲光電等模式,全面、客觀、真實地再現了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蹟,填補了含山縣革命烈士展館的空白。

 

fb4ffe3ddc06f5b47f5125f8ddf9fa56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淩家灘遺址文化教育基地

 

淩家灘遺址文化教育基地,是一處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心聚落遺址,總面積達220萬平方米。自1987年發掘以來,共經歷13次發掘,總發掘面積5280平方米,遺址出土文物2200多件,其中玉龍、玉人、玉龜、玉勺等玉石器1100多件,部分文物現珍藏在故宮博物院。

 

1ca0b7b6581157dc4d69ea1c76a5ce9d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線路三紅色信仰之旅

 

線路:含山縣黨建服務中心——褒禪山王安石改革精神教育基地——含山縣村支書教育基地——含山縣博物館——含山縣烈士陵園——含和獨立團舊址——含山縣第一個黨支部事蹟陳列室

 


含山縣黨建服務中心

 

含山縣黨建服務中心致力於打造資源整合、服務群眾、形象展示、黨性教育、黨建活動“五大平臺”。以“先鋒黨建”為引領,聚焦重點工作任務,做好全縣黨建的統籌和調度工作。

 

1be18e34a879dd0f738012b510473f41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褒禪山王安石改革精神教育基地

 

春秋時期,伍子胥過昭關的昭關山便位於此,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於西元1054年遊覽了褒禪山華陽洞,寫下了千古名篇《遊褒禪山記》。褒禪山四周翠峰環黛,腳下農舍青煙,其中碑洞名彌四海,亦即王安石遊記中所記“華陽洞”。山以文名,古昭關、褒禪山、華陽洞因此名揚天下。

 

f9ba57d4c766357e9a17c4d9e203372b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含山縣村支書教育基地

 

含山縣村支書教育基地展館,2019年7月正式開館。教育基地以宣傳“人民的好支書”尹建平書記的優秀事蹟為主線,共分為四個展示板塊,分別是:危難之處顯身手、五天五夜戰洪魔,務實清廉志不移、村裏有了主心骨,不忘初心謀發展、小山村裏大民生,三龍舊貌換新顏、建平精神永傳承四個部分。

 

d5c828839e15d18a7754d569ee878f9c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含山縣博物館

 

含山縣博物館整體建築形態呈首尾相連的玉龍造型,共分三層,設有6個展廳,基本陳列設有“中華遠古文明曙光—淩家灘”、“歷史厚重的土地一含山歷史文化陳列”和“含山好人館”三部分。

 

762d33d0541b8188b9cbef2a0d0f306e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含山縣烈士陵園

 

含山縣烈士陵園坐落於清溪鎮白衣村境內的碗窯山腳下,軍民路西側,占地面積13畝,一期工程包括烈士紀念碑、紀念廣場等。位於烈士陵園中軸線上方的烈士紀念碑,通高19.27米,碑正面鐫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金黃色浮雕大字,碑背面底部刻字描金中共含山縣委、含山縣人民政府敬立的紀念碑碑文。

 

6c48f4bba1dd682b770c22a0218deea2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含和獨立團舊址

 

含和獨立團舊址通過豐富的歷史實物、照片和翔實的資料,生動展示了含和獨立團的戰鬥場景,全面記載了含和獨立團的發展脈絡和光輝歷程,為廣大黨員群眾緬懷先烈,牢記革命歷史,弘揚革命傳統,傳承革命精神拓展了新的空間,為含山縣紅色旅遊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是含山縣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場所,也是青少年和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c4390ea65a8b398132ad0e563b880cb2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含山縣第一個黨支部事蹟陳列室

 

展廳內四面牆體上設置的展板和展示櫃分別展陳了大量珍藏資料以及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的革命歷史時期、建設發展時期的相關圖片、文字資料,生動呈現了含山縣第一個黨支部發展歷程。2019年9月30日正式開館後,含山縣第一個黨支部事蹟陳列室成為全縣各級黨組織在主題教育期間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又一去處,也為全縣黨員認真學習黨史,瞭解含山縣第一個黨支部的發展歷程提供了豐富載體。

 

ded301497bc30d184940bc8830ffdf52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線路四血脈延續之旅

 

線路:含山縣黨建服務中心——六衖黃山遊擊隊舊址——含山縣革命先烈事蹟陳列室——淩家灘遺址文化教育基地

 


含山縣黨建服務中心

 

含山縣黨建服務中心致力於打造資源整合、服務群眾、形象展示、黨性教育、黨建活動“五大平臺”。以“先鋒黨建”為引領,聚焦重點工作任務,做好全縣黨建的統籌和調度工作。

 

1be18e34a879dd0f738012b510473f41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六衖黃山遊擊隊舊址

 

六衖黃山遊擊隊舊址由遊客接待中心、黨員宣誓廣場和主副館展示區三部分組成,其中,主展館主要展示革命鬥爭年代六衖人的日常起居生活,院落地面由極具本地特色的塊石鋪設而成。黨員宣誓廣場占地1200平方米,有極具年代特徵的砂石泥土澆築而成的宣誓牆。主副館展示區分為六個展區,自左向右依次為:會議討論場景重現展示區、偉人風采展示區、遊擊隊物品展示區、遊擊隊日常工作展示區、遊擊隊革命事蹟展示區和陳毅元帥起居室展示區,很好地重現了抗日戰爭期間革命先輩艱苦鬥爭的崢嶸歲月。

 

292dc0b088cde2fd06a6bdf692674904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含山縣革命先烈事蹟陳列室

 

含山縣革命先烈事蹟陳列室位於銅閘鎮長崗村原下馬小學,展館面積270平方米。主要展示了以王再生為代表的含山縣早期革命先烈先進事蹟,既有文字圖片介紹,也有王再生等革命烈士生前遺物。同時,還採取聲光電等模式,全面、客觀、真實地再現了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蹟,填補了含山縣革命烈士展館的空白。

 

fb4ffe3ddc06f5b47f5125f8ddf9fa56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淩家灘遺址文化教育基地

 

淩家灘遺址文化教育基地北靠“江北小九華”太湖山,南抵長江支流裕溪河,是一處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心聚落遺址,總面積達220萬平方米。自1987年發掘以來,共經歷13次發掘,共發現祭壇1處,墓葬68座,環壕2處,紅陶塊砌築水井1座,大型紅燒土塊遺跡1處,總發掘面積5280平方米。遺址出土文物2200多件,其中玉龍、玉人、玉龜、玉勺等玉石器1100多件,部分文物現珍藏在故宮博物院。

 

1ca0b7b6581157dc4d69ea1c76a5ce9d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線路五星火燎原之旅

 

線路:新四軍和含支隊紀念館——和含抗日根據地革命烈士紀念碑——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新四軍和含支隊紀念館

 

新四軍和含支隊紀念館坐落在西埠鎮腰埠村大高自然村,紀念館主要由前言,和含地區抗戰形勢,和含抗日根據地的開闢、鞏固、發展與壯大,和含支隊的英雄人物等六個部分組成。該紀念館通過一張張珍貴圖片和一個個革命故事,詳細介紹了革命戰爭年代和含地區的革命歷史以及那段艱苦奮鬥、意義非凡的革命歷程。

 

b14edcc566a45684398e1aebdcf085ad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和含抗日根據地革命烈士紀念碑

 

和含抗日根據地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和縣功橋鎮東堡村幹咀自然村。1938年,新四軍江北部隊奉命挺進和含敵後,開展抗日鬥爭。1941年,新四軍七師組建後,為溝通與二師師部之聯繫,開闢和含抗日根據地,組建了含和支隊。這支忠勇之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日寇浴血奮戰,歷經艱辛,創建了和含抗日根據地。在歷次戰鬥中,為國捐軀300餘人。為告慰先烈英靈於地下,1986年1月,和縣縣委、縣政府修建了和含抗日根據地革命烈士紀念碑,並在紀念碑上鐫刻相關歷史紀錄。

 

b5597738067a78fc288491a94564556b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的基本陳列有《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五個展廳,藏品分別有和縣革命烈士的實物81件,圖片資料150幅,字畫36幅。重要藏品有館內一廳和縣籍抗日女英雄成本華烈士被捕的圖片資料。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3A級旅遊景區”。

 

734d77b479b9cc79f8f22eae4938a28f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線路六熱血忠魂之旅

 

線路:和縣張智錦烈士墓——香泉旅遊區——林海生態園

 


和縣張智錦烈士墓

 

張智錦是和縣香泉人,1918年生,1929年入私塾讀書,193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在蘇皖兩省交界的江和全地區積極從事抗日救亡活動。1940年任中共香泉區委書記,1942年任中共江和全工委組織部長,參加工委。1942年10月在與日偽戰鬥中被俘,英勇不屈,11月14日被殺害在和縣香泉曉山,時年24歲。“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哀痛地評價他為“一顆早殞的明星”。

 

bdeb697ac964a4168cacc1ce52645652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香泉旅遊區

 

香泉設鎮始於北宋治平年間,時名平屙鎮。因溫泉而得名,是一座山清水秀、人文薈萃、產業特色突出、經濟快速發展的休閒旅遊型千年古鎮,以南北朝梁昭明太子所題“天下第一湯”而聞名天下。

 

e378abc432d706932f759e04088e5367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林海生態園

 

林海生態園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園內環境與設施配套齊全,內含大量花卉和各種珍貴苗木。

 

a7cdc9820233b54556cce9cba2f92d07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線路七英雄壯歌之旅

 

線路:和縣抗日女英雄成本華紀念廣場——林海生態園——香泉旅遊區——霸王祠景區

 


和縣抗日女英雄成本華紀念廣場

 

為紀念這位抗日女英雄,2015年8月29日,和縣人民在得勝河畔、桃花橋邊修建了成本華紀念廣場,遲浩田上將親筆題寫廣場碑刻。她的雕塑佇立於廣場中央,臉上一如77年前那般笑意盈盈,凝望這片她為之奉獻生命的土地。這一笑容,永遠不老。

 

e7602da17290918426eb7353ca5237cb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林海生態園

 

林海生態園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園內環境與設施配套齊全,內含大量花卉和各種珍貴苗木。

 

a7cdc9820233b54556cce9cba2f92d07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香泉旅遊區

 

香泉設鎮始於北宋治平年間,時名平屙鎮。因溫泉而得名,是一座山清水秀、人文薈萃、產業特色突出、經濟快速發展的休閒旅遊型千年古鎮,以南北朝梁昭明太子所題“天下第一湯”而聞名天下。

 

e378abc432d706932f759e04088e5367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霸王祠景區

 

古諺曰“勝者為王敗者賊”,如項羽“生為人傑,死為鬼雄”者甚為罕見。在司馬遷的筆下,項羽是一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他在戰場上英勇異常,“瞋目叱之”,敵將“目不敢視,手不敢發”,而平時卻“見人恭敬慈愛”“人若有病,涕泣分食飲”。他的見義勇為、敢作敢當、光明磊落的品格,成為人們心目中英雄的典範,使人永懷不忘。老百姓給他立祠供奉,並尊他為項王菩薩。時至今日,在烏江,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霸王祠裏項羽的雕像前總是香煙繚繞。

 

2f7b1c989c52ad679efda54c87ef7afa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線路八赤子丹心之旅

 

線路:和縣胡業桃烈士墓——陋室鎮淮古街景區——霸王祠景區

 


和縣胡業桃烈士墓

 

胡業桃(1949年~1970年),安徽省和縣石楊鎮人,1969年人伍後,成為海軍航空兵某部導航連戰士。1970年1月25日,在戰備施工中戰友觸電,他沖上前去救援,不幸觸電犧牲。1970年12月,中央軍委授予胡業桃“模範共青團員”的光榮稱號,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追記一等功。

 

7264a8cf8d37de56a1f88ac272135042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陋室鎮淮古街景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陋室公園地處和城城區,因園內著名的“陋室”而得名。“中原殺氣未曾收,江北淮南草木秋,我上鎮淮樓一望,滿天明月大江流”,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登臨鎮淮樓,指點江山,揮斥方遒,至今樓上王氣猶存。

 

a23742741fe7f4595ef27db624b03cb4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霸王祠景區

 

在司馬遷的筆下,項羽是一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他的見義勇為、敢作敢當、光明磊落的品格,成為人們心目中英雄的典範,使人永懷不忘。老百姓給他立祠供奉,並尊他為項王菩薩。時至今日,在烏江,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霸王祠裏項羽的雕像前總是香煙繚繞。

 

2f7b1c989c52ad679efda54c87ef7afa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線路九紅色印記之旅

 

線路:當塗縣博物館——李白文化園(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護河鎮烈士陵園

 


當塗縣博物館

 

當塗縣博物館位於太平府北路261號,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約7420㎡。六大陳列單元分別是:淩雲回眸、姑孰物華、太平風流江東烽火、姑溪放歌、蘇裏導演藝術館。

 

6062efe70c7ede8238a7fe0a7623a206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李白文化園

 

李白文化園位於當塗太白鎮青山腳下,占地59600平方米,分前、中、後、三個景區,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閣、太白祠、李白墓、十詠亭、青蓮書院、盆景園等景點。每年前來憑弔、遊覽、尋幽的文人騷客、旅遊觀光者數以萬計,現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李白墓和太白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e8ecf0e90d4e6e7ba59fb7d06cea0f0a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護河鎮烈士陵園

 

護河鎮烈士陵園位於當塗縣護河鎮鎮東。1938年夏,新四軍二支隊進駐當塗大官圩地區,建立根據地,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在護河這片土地上,有23位指戰員和抗日幹部壯烈犧牲。

 

934c380edf64bed28ac0361bf2b11c35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線路十老區情懷之旅

 

線路:薛津老街——橫山抗日英雄紀念碑——百峰村(基層思政示範點)——石臼湖——智峰生態園

 


薛津老街

 

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薛津老街,曾經是當地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滿大街悠長的叫喊吆喝聲和悠悠飄香的小吃,世俗文化和世俗生活在這裏肆意展現。細心點,你會發現,這裏還有很多“老行當” “老手藝” 。打鐵的、 彈棉花的、磨菜刀的、剃頭的……這些人憑藉著自己的手藝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老街小巷,把一門安身立命的手藝做成了生活中的藝術,在市井之中,散發著醇厚的馨香。

 

9bb3964e03116756e85250843407372d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橫山抗日英雄紀念碑

 

橫山抗日英雄紀念碑位於博望區新市鎮澄心行政村白虎山。江當溧三縣交界的橫山地區是新四軍最早建立的抗日遊擊根據地之一,發生在這裏的大小戰鬥幾十次,犧牲的革命烈士數百人。為緬懷英烈,2005年9月,當塗縣委、縣政府在白虎山舉行了橫山抗日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2007年7月,紀念碑竣工,碑高19.45米,寬4.4米,厚2.2米,原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上將題寫了碑文。

 

5a2a5f6fc194f7860785a807403968fc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百峰村

 

百峰村位於丹陽鎮西北部,距馬鞍山市區10公里,東與南京市江寧區接壤,西北與雨山區毗鄰,南與當塗縣姑孰鎮連接。龍泉山脈、十裏長山山脈將全村環抱其中,6座水庫和眾多塘壩宛如耀眼的明珠鑲嵌在碧綠色的山林間。

 

fde0ca0200cafe8a019e2fc1c26e0771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石臼湖

 

石臼湖是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和馬鞍山市當塗縣、博望區四區縣間的界湖,又名北湖。石臼湖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物產資源,其中以“三珍”——銀魚、螃蟹、野鴨為代表,石臼湖被人們讚譽為“日出一鬥金,夜出一鬥銀”。

 

cae3c2ca6e0de5b1fe7f8e241de39ffd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智峰生態園

 

智峰生態園位於博望區內美麗的橫山腳下,智峰生態園占地面積1000多畝。園區內主要有:以酒店餐飲服務為核心的休閒垂釣區、葡萄園和珍稀苗木種植園、綠色大棚果蔬園、珍禽家禽養殖園和特色水產養殖基地等多個特色生態農業專案。

 

fd7c46fbbc8e5a473cc3bcb45739498f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