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建設推廣工作 的通知时间:2023-04-17 辦革函〔2023〕2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和旅遊廳/局)、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局、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進一步推動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與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融合發展,切實推進“大思政課”建設走深走實,提升育人效果,國家文物局、教育部決定聯合開展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建設推廣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建設類型 (一)現場教學類 紀念館、博物館尤其是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堅持就近原則,與大中小學校開展“結對子”活動,重點結合重大事件、重大活動、重要節日以及學校思政課教學內容,強化分眾教育,精心設計主題,開展現場教學,通過故事化表達、場景化呈現,打造“紀念館裏的思政課”“行走的思政課”,切實增強不同學段學生的體驗式、情境式教學效果。 (二)情景故事類 堅持“小切口”詮釋“大道理”,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蘊含的時代價值和思想內涵,結合思政教育內容,轉化製作一批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小故事,作為思政課教學案例;也可在小故事的基礎上,推出主題巡展、微黨課、情景劇、音樂劇、主題讀物等,切實發揮革命文物故事的育人作用。 (三)新媒體產品類 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全國高校思政課教研系統建設為契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革命文化、紅色資源有機融入思政課教學,推出一批代表性課件、講義、小視頻、短音頻、微電影、動漫,以及依託新媒體平臺推出的優秀雲展覽、雲直播、小程式、AR/VR互動體驗、虛擬仿真課堂等。 (四)工作案例類 高校建立健全思政課特聘教授、兼職教師制度,邀請紀念館、博物館專家學者擔任思政課兼職教師,常態化走進校園參與思政課教學的代表性案例。紀念館、博物館為思政課教師提供培訓研習、聯合科研平臺,支持教師參與革命文物主題展覽和主題宣教活動並取得一定成績的典型案例;創造條件為大中小學校師生提供志願服務、實習實踐的代表性案例。 其他符合條件的優秀成果也可報送。 二、建設要求 紀念館、博物館、學校是優質資源建設的主體,要圍繞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課”進行策劃設計、落地實施。所提交資源應填寫基本情況報送表,簡要介紹建設思路、主要內容、特點亮點、社會影響或社會效益等。 三、工作安排 (一)自主報送 各資源建設主體按照通知要求,開展資源建設,填寫《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報送表》(附件1),報送至所在省級文物行政部門。 (二)擇優推薦 各省級文物行政部門會同教育部門積極指導本區域符合條件的紀念館、博物館、學校按要求報送,加強資源的審核把關,請於2023年6月15日前以函件形式擇優推薦本區域代表性資源至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中央部委所屬紀念館、博物館可直接報送。 (三)宣傳推廣 國家文物局會同教育部聯合發佈優質資源,組織有關媒體宣傳推廣,並將優質資源上傳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編寫相關讀本讀物,供大中小學生使用學習。 四、聯繫人及方式 (一)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 裘曉翔 王舒合 電話:010-56792315 傳真:010-56792307 電子郵箱:zhanshichuancheng@ncha.gov.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83號 (二)教育部社會科學司 潘紅濤 電話:010-66097550 特此通知。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 教育部辦公廳 2023年4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