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香港红色文化和旅游委员会

用好红色资源 | 传承好红色基因 |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首頁 >> 行業動態 >>行業資訊 >> 安徽金寨:民宿經濟讓革命老區今朝更“紅”
详细内容

安徽金寨:民宿經濟讓革命老區今朝更“紅”

时间:2023-08-04     【转载】   来自: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   阅读

“時隔五年,再次走進金寨,變化實在太大了。記憶中的許多閒置破敗農房‘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獨具特色、錯落有致的精品民宿,以及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在近日舉辦的“追風少年 金夏相逢”2023安徽金寨旅遊達人采風活動中,一位采風團成員感慨道:“如今,這片紅色熱土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

精彩蝶變的背後,是金寨大力發展民宿產業的不懈努力。近年來,該縣依託自然人文資源稟賦,把發展民宿產業作為促進鄉村旅遊快速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明確“一鄉一宿”建設思路,大力發展鄉村精品民宿,逐步形成佈局合理、規模適度、特色鮮明的民宿產業發展格局,引領民宿產業走向規範化、特色化、品牌化、集群化發展之路,為推進全縣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和旅遊富縣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


八灣堂民宿 唐琪


加強政策支持 優化營商環境

金寨縣地處安徽西部大別山腹地,是革命老區、全國著名的將軍縣,旅遊資源豐富,紅色歷史、綠色山川、藍色水域相互映襯。

“雖然旅遊資源豐富,但前些年鄉村住宿水準整體偏低,難以滿足遊客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多元化住宿需求。”在金寨縣文化旅遊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洪潮看來,民宿作為鄉村旅遊的重要業態,既是促進鄉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也是推動金寨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補齊的短板。

手握資源長板,如何將民宿產業打造成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金寨縣堅持高位推進,成立了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縣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縣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旅遊民宿產業發展推進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全縣旅遊民宿產業健康發展。

“我們還成立了民宿專案建設推進專項小組,負責指導、督查各鄉鎮開展‘一鄉一宿’專案建設,建立起從立項審批到開工建設直至竣工運營的全過程服務體系。”洪潮說。

有了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也需要好的政策打開發展新局面。鑒於此,金寨縣制定出臺了《金寨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支持旅遊民宿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金寨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加快“一鄉一宿”發展激勵措施的通知》等檔,從政策創新、宣傳行銷、人才培養、考核督查等方面重點發力,為民宿經營戶做好發展規劃、理清發展思路、優化發展環境,引導做大做強民宿產業,促進全縣旅遊民宿高質量發展。

如何利用有限的財政資金,啟動民宿產業“一池春水”?金寨縣獨闢蹊徑,整合統籌資金1.5億元用於“一鄉一宿”專案建設,其中1億元用於經評估批准的精品民宿的設計、改造、裝修等建設;5000萬元用於民宿產業發展專項獎補資金,對符合運營條件規定與要求的社會投資和股份制民宿予以獎補,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民宿發展的積極性。

據瞭解,目前金寨縣民宿已累計完成投資約3.5億元,社會資本投資占比達90%以上,一幅厚積薄發、活力無限的鄉村民宿產業振興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注重差異發展 彰顯民宿特色

當前,全國各地民宿產業正處於蓬勃發展的上升期,如何讓自家民宿在大浪淘沙中脫穎而出“見真金”?金寨給出的答案是:堅持多元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2023年,金寨縣創新發展思路,積極探索政府主導、招商引資、村集體入股、能人創業、群眾參與等多元化發展模式,利用閒置民房、縣級文保建築等資源建設25處精品民宿。與此同時,突出民宿主題文化,與當地鄉土、鄉俗、鄉風、鄉情等巧妙融合,做到“一宿一特色”“一宿一主題”,推動民宿差異化發展。

灰磚青瓦、飛簷翹角、前塘後院、四進四重……位於天堂寨鎮前畈村的八灣堂古民居建於明萬歷年間,是皖西地區保存較好、規模較大、格局完整的古建築群。然而,在歲月的洗禮下,這裏曾一度破敗蕭瑟,面臨損毀。

如何讓承載著歷史與文化記憶的文物建築“活”在當下、煥發新彩?經過多番論證商討,當地政府按照保護與利用並舉的思路,通過招商引資,將八灣堂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的精品民宿。

“在古宅改造過程中,我們秉持‘修舊如舊、保護為先’的原則,保留建築肌理脈絡,讓古建重獲新生。民宿自開業以來,客人絡繹不絕,已成為當地聚集人氣的‘深山明珠’。”天堂寨鎮旅遊管理服務中心旅遊開發股股長喻家宏說。

為賦予民宿更多文化內涵,八灣堂內還設置了大別山生產生活農具展示區、金寨農產品展銷區,並為遊客提供免費租借漢服、免費撰寫書法作品等服務,既增強了遊客入住體驗,又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村民增收。

“文保單位變身民宿,既有顏值,又具‘靈魂’,發展潛力巨大。”喻家宏表示,八灣堂的美麗嬗變為金寨探索由“輸血式保護”向“造血式保護”轉變提供了發展樣本。

八灣堂是金寨縣推動民宿產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駕車沿著古碑鎮宋河村境內S251省道行駛,如果不是有心前往,很難發現這裏還有一處隱藏在省道旁茂林下的夏清·金竹灣民宿。

步入民宿,一棟棟以“山石為基、茅草為頂”的木屋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山坡之上,與周圍吊橋、山溪、古樹融為一體,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

“我們堅持保護原生態,採用設計、採購、施工、運營一體化模式,讓每一棟木屋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互成景觀。”民宿負責人王銘成介紹,從看得見的木屋造型、材料、顏色,到看不見的水電線路,處處細節都彰顯出生態文明理念。

據瞭解,夏清·金竹灣民宿共由10棟木屋錯落分佈組成,以親近自然的簡約設計理念為主導,依山傍水。“在這裏,遊客還可以觀瀑布、採茶葉、遊竹園,在山石之間盡享自然野趣。”王銘成說。

如今,綠水青山不僅成為夏清·金竹灣民宿的發展優勢,更成為一種文化理念滲透進民宿的肌理,吸引著越來越多遊客慕名而來,流連忘返。

深化產業融合 賦能鄉村振興

隨著民宿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民宿與其相關產業的融合滲透加速,有效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就業,助推鄉村振興。

走進全軍鄉春山·大別山蘭花莊園民宿,古樸典雅的氣息撲面而來,數十棟徽派建築於青山綠水間拔地而起,勾勒出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圖景。


春山·大別山蘭花莊園 方觀男 攝


據該民宿負責人張功國介紹,依託當地自然人文資源優勢,他們將民宿與田園風光、農耕文化、紅色歷史等特色相結合,不斷豐富和拓展“民宿+農業”“民宿+研學”“民宿+紅色”等業態,打造了科技生態農業、勞動教育、紅色教育、研學教育、週末鄉村遊五大基地,深受遊客好評。“如今的春山·大別山蘭花莊園不再只是一個住宿產品,其本身已成為一處吸引遊客的旅遊目的地。”

“小民宿”撬動鄉村振興“大產業”。全軍鄉人大主席劉當晏表示,春山·大別山蘭花莊園輻射帶動了周邊山泉水、葛根、中草藥、茶葉等產業協同發展,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互聯互動,成為全鄉推動產業振興的新引擎。

位於油坊店鄉西蓮村的夏清·蓮境山居,距金寨蓮花山滑雪場直線距離僅1公里。“滑雪旺季時,每天近5000人湧入景區,周邊僅有10餘家農家樂,完全‘留不住’遊客。”油坊店鄉黨委宣傳、統戰委員鄭學家感慨道。近年來,圍繞“一鄉一宿”建設目標,油坊店鄉將目光瞄準“民宿+滑雪”,通過引入社會資本,盤活閒置房屋資源,建成具有17間客房的夏清·蓮境山居民宿。

“考慮冬季來蓮花山滑雪的人較多,目前民宿正在提前做準備。”鄭學家指向不遠處的工地說:“那是民宿打造的‘太空艙’專案,從外部造型到內部設備,都更具科技感。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民宿的接待能力,滿足遊客個性化的住宿需求。”

在金寨,民宿經濟對鄉村振興的“賦能添彩”,不僅體現在產業融合,還惠及村民增收就業。

在天堂寨鎮前畈村,村民殷玉琴在民宿當餐廳服務員,一幹便是3年。“過去在上海打工,起早貪黑,還存不了多少錢。現在家門口便能就業,天天按時上班,掙得不比外面少。”殷玉琴表示,隨著當地民宿產業的蓬勃發展,她家的農特產品也成為遊客眼中的“香餑餑”,再也不用愁銷路了。

前兩年,殷玉琴還將自家房屋進行改造,做起了民宿生意。“現在我一人工作,相當於有三份收入,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在金寨,像殷玉琴一樣享受旅遊“紅利”、實現就業增收的人還有很多。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金寨縣民宿實現營業收入達1500萬元,帶動農產品銷售800萬元,帶動就業人數超900人。

“鄉村民宿發展,需要久久為功。”洪潮表示,下一步,金寨縣還將繼續創新發展思路,加強民宿標準化管理,打通民宿資源搭建、社群搭建、推廣行銷等環節。加大宣傳力度,引進文旅創意公司專業運作,推動整體品牌宣傳行銷。實施縣域民宿人才培訓計畫,分類、分層開展培訓,培養一支懂經營、善管理、專業化的民宿人才隊伍。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